13343262337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浙江桑蚕业“走出去”,去年蚕种出口创历史新高——“一带一路”吐“浙”丝

2019-03-29 10:35:12| 来源: 海关总署
        3 月 26 日,记者从嘉兴海关获悉,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将一批蚕种装箱,经嘉兴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送往上海。“这批蚕种在上海通关后就将登机,飞往乌兹别克斯坦。”技术员沈王明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接到的乌兹别克斯坦蚕种订单就有 20 万张(一张育有 3 万粒蚕种)。
  “如今,浙江不光蚕种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还有成套的桑蚕种养技术。”省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海平介绍,浙江桑蚕业“走出去”已逐渐形成规模——从蚕种到桑苗,再到种养技术以及缫丝设备,不断获得突破。去年,浙江蚕种出口量达到 30.6 万张,比上年增长 15.9% ,创历史最高。
  “这几年,我们公司蚕种出口的国家不断拓展,除了乌兹别克斯坦,还有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等。”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柏民说,不少中亚国家的本地蚕种蚕茧小、产量低。而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合作研发培育的抗病性强、耐高温良种,成活率、孵化率等均高于普通蚕种。
  从蚕种出口到技术输出,浙江桑蚕“走出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今,德清莫干天竺蚕种有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合资建立的蚕种公司,已在当地正式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蔡永良介绍,预计今年将生产蚕种 4 万张,明年目标生产 8 万张至 10 万张。“我们每年都派驻技术专家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技术指导。”
  前不久,湖州市宝宝蚕业有限公司将 710 万株桑苗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今年是我们首次如此大批量出口桑苗。”公司董事长田发芳介绍,他们和省农科院共同研发的新品种桑苗,能够在中亚等国较为寒冷的环境下越冬。
  如此大量的蚕桑种苗出口,如何保证质量安全?嘉兴海关关员王学告诉记者:以蚕种为例,每批出口蚕种在制种前,他们都会依据规程对蚕种进行检测,之后再送到省蚕种质量检验站检测,此外还要对制种过程、存储、装箱等环节的卫生防疫措施进行查验。

相关热词搜索:

中海科星AEO认证辅导中心

中海科星AEO认证辅导中心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华远好天地
电话:13343262337       E-mail:si@aeo.net.cn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8057682号
官方微信
1334326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