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海关服务内蒙古对外开放成就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呼和浩特海关积极参与自治区各个时期口岸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性规划的制定工作,全力支持沿边口岸开放和做大做强,目前关区已有11个对外开放口岸,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全方位立体化开放格局,进出境人流物流快速增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建成1个综合保税区、1个出口加工区(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2个保税物流中心(包头、巴彦淖尔保税物流中心即将封关运营),有力拉动了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分类通关改革、通关无纸化改革、“三互”大通关改革、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同时叠加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一代电子支付、担保方式创新等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实,整合优化报关报检流程,大幅加快货物通关速度。构建了中蒙边境地海关联络官年度会晤、边境地毗邻海关季度业务会晤和联络员日常联系机制等,依托中蒙海关联合监管、贸易统计数据交换、缉私违法信息互换、病媒生物联合监测等重点合作项目,今年4月1日正式取消中蒙海关纸质《载货清单》,成为中外海关数据交换合作中首个完全采用电子化传输数据的范例。
全力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实现全年24小时快速验放,将二连浩特口岸打造成为中欧班列“绿色通道”,推动班列运行线路、数量迅猛增长。自2013年9月首趟班列出境以来,截至目前已开行33条,其中常态化运行14条,累计运行量突破3000列。不断推进自治区对外开放步伐,外贸规模从1985年的1.6亿美元提升至2018年的156.9亿美元,增长近百倍,年均增长15%。这其中,呼和浩特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一方面助力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推动优质产品“引进来”,为自治区外贸增长作出了海关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