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开幕,为助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杭州海关在大会召开前夕正式推出第四批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监管创新举措。此批举措共5项,其中,“油品保税货物转让”、“多船一供”是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量身打造”。
近日,浙江永安国油能源有限公司将存储在大鼎石油保税仓库的10000吨5-7号燃料油转让给了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得益于杭州海关新推出的“油品保税货物转让”举措,企业只需通过杭州海关两仓联网监管系统,向海关进行申报,海关借助系统进行登记备案,处在保税监管状态下的油品即可在保税仓库内完成交易,极大地推动了油品贸易便利化,将用于保税燃油加注。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平表示,如果这批油品向境外采购,企业要承担代理、运输等相关费用近20000美元,而在保税仓库内采购,大大减少了成本。
在“多船一供”模式下,多艘供油船舶可以在一个作业航次内对一艘受油船舶进行供应。随着自贸试验区保税油供应业务的发展,外轮申请单船加注量显著增加,4000吨以上订单呈常态化,最大单船加油量可达到7500吨-8500吨/船。同时,随着国际海事组织2020年低硫环保要求,外轮常需同时补给高硫燃料油、低硫燃料油及柴油等多种油品。“与‘一船一供’相比,‘多船一供’模式能够让企业更好地承接单船加油量大或者需同时补给多种油品的订单,更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舟山海关保税监管科科长张晓丽介绍。
与此同时,杭州海关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特色和“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研究探索新一批适用于浙江自贸试验区的监管创新制度。除上述两项措施外,此次推出的5项海关监管创新举措,还包括“进境粮食‘散改集’”业务、“外籍船舶设备外发修理”、“两步申报”3项。
“进境粮食‘散改集’”便利化举措,是指进境散装粮食经口岸海关完成检验检疫后,可以在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换装为集装箱,通过多式联运运抵目的地企业,有效提升了舟山港区粮食多式联运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外籍船舶设备外发修理”模式后,外籍船舶修理企业在受自身生产工艺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将海关监管区内船舶设备提离,委托其他境内企业或机构进行修理或检测业务的管理,有利于推动舟山外籍船舶业务发展。实施“两步申报”改革后,企业在获得提单、船名等相关信息和单证后就可以概要申报,货物到港后如不涉查验即可提离,企业概要申报项目从105项减少到9-14项,通关速度更快,物流成本更低,后续完整申报可以在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起14日内完成,申报时间更充裕,申报更准确。8月23日,全国首票“两步申报”改革业务试点在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顺利落地。
自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杭州海关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持续优化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先后出台4批共61项监管创新举措。其中6项创新制度被国务院列入全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截至目前,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10项改革成果入选,以占总数21%的比例位居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位,其中杭州海关贡献6项。
此次创新举措落地实施,大幅提升了浙江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舟山口岸原油、铁矿砂、成品油、大豆和煤炭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出口量9678.8万吨,进出口额15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27.3%。实现保税供油276.86万吨,已发展成为我国保税油供应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竞争最活跃、通关效率最高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