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机检查验关员审阅机检图像 关悦/摄
近年来,科学技术在海关通关中的应用日益凸显,广州海关以“智能审图”全面推广应用为契机,不断提高各类监管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创新关区智能检查作业模式,优化机检作业流程,全面提升一线监管效能。
审像中心里的“新变化”
在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的审像中心,机检关员正在认真地审阅着图像。繁忙的进出口监管现场,装载货物的集装箱内情况复杂,有的货种单一图像简单清晰,有的货种多样图像纷繁杂乱,但关员在“智能审图”系统的帮助下,不需到现场打开货柜和进行卸货,就可以通过机检查验的非侵入式透视检查,根据箱内货物特征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判断。
“这票南沙新港出口货物申报是货架组件和五金配件,‘智能审图’系统触发了‘核对品名发现异常’的报警。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图像存在明显异常,像是大麻袋装着的小颗粒状商品,怀疑与申报不符。”机检关员发现异常立即向带班科长报告。带班科长查看图像后,发现货物的图像形态特征与两天前一票在莲花港出口、与实际申报不符的货物图像极为类似,立即判定对该票货物转人工核查。经确认,该两票货物均存在伪报品名情况,含有未申报中药材约30吨,其中包括明党参、木香、杜仲、天麻、石斛、甘草等濒危植物3.6吨。
“机检图像在呈现于审像关员显示屏之前,‘智能审图’系统后台会首先进行分析研判出具智审结论,目前超过八成的货物能实现智能识别,识别准确率超过98%。同时,‘智能审图’对品名伪报、夹藏、禁限品、固体废物等进行风险提示,帮助关员更为准确地锁定风险目标及区域,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查验。”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周昭龙介绍,“这不但对海关加强口岸风险防控、维护国门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进出境货物更为快速的通关,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人工与AI结合提高查获效能
“智能审图”系统通过将标准图像单元特征融入算法,在货物扫描成像并与指令对碰后,迅速做出图像特征与申报是否相符的结论,同时对图像显示货物形态不一可能出现的夹藏风险进行提示。
“智能审图”在对图像风险点进行提示后,机检关员可以对这些高风险图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这种将人工与AI(人工智能)有机结合的作业模式,既有效利用了“智能审图”细致入微的自动分析功能,也切实结合了关员在口岸常见商品审像和异常情况查获方面积累的经验,同时拥有综合企业风险、辐射探测数据等多种来源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口岸查获效能。据南沙海关机检关员介绍:“很多图像的密度、轮廓等形态特征差异非常小,人工审像需要经验非常丰富。现在有了‘智能审图’的帮助,细微的图像差异都能被系统精确捕捉、给予提示,监管的有效性更强、关员的执法准确性更高。”
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使用“智能审图”辅助完成机检查验报关单2万余份,对9万余幅图像进行机检审像;通过“智能审图”查获各类案件179宗,其中查获进口固体废物案件19宗、出口货物夹藏旧中巴(涉及出口许可证管理)案件1宗。
31种商品纳入有效识别清单
1 个满载着进口椰子的集装箱在南沙港快速通过海关机检通道,经“智能审图”和人工确认,几分钟就接到了放行指令。
“整个查验过程无需开箱,海关审像确认后就快速通关放行。”广州市中可诚报关有限公司报关经理萧炳添说,“新鲜水果对保鲜有着极高的要求,智能审图让海关通关更快,守法企业进一步节约了通关时间成本,生鲜货物的品质也更有保证。”
“‘智能审图’在提升海关识别效率方面优势突出。”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机检集中审像科副科长孟陶然介绍,依靠“智能审图”的非侵入式透视检查,现场通关速度明显加快。过去查验机检关员审核一张图一般需要10分钟左右,而“智能审图”对机检图像出具智审结论只需要5秒。同时,关员机检作业由对所有图像平均用力优化为对高风险任务重点研判,审图效率提升3倍以上。
目前,广州海关关区货运查验现场的大型集装箱或车辆检查设备全面应用“智能审图”。在应用过程中,广州海关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大系统对各类图像的识别能力,共将31种商品纳入有效识别商品清单,从冰箱、微波炉这些广东传统加工出口产品,到榴莲、樱桃这类老百姓“果篮”里的常见进口水果,都可以实现机检查验直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