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2.8%。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月度进出口已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外贸稳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7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外贸发展活力和韧性增强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敏锐捕捉市场机会,迅速响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展现出更足的外贸发展活力和韧性。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生产需求继续回升,这为外贸稳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国家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平台增长迅速,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凸显。”李魁文表示。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也带动了外部需求增加。上半年,多个国际组织连续调高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对国际贸易以及我国产品出口起到了提振作用。此外,去年基数较低以及价格因素一定程度上对外贸增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价格同比指数为108.5,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在分析外贸走势时,李魁文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势错综复杂,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同时,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全年进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亮点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贸易往来持续活跃。
6月25日,在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监管下,装载着出口跨境电商货物的100个标准集装箱乘坐中欧班列从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发出,最终将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这是山东省首列跨境电商货物专列,也标志着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6%。中欧班列优势凸显,以安全稳定的独特优势,在疫情期间对保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魁文介绍,“宅经济”产品、钢材、汽车等出口表现亮眼,成为拉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能源、农业、矿产等领域合作加深,进口原油、农产品、金属矿砂等稳步增长;中西部地区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贸易快速增长。
出口超5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已向1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超5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我国向全球供应的疫苗和原液已相当于当前全球疫苗总产量的1/6,为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新冠疫苗快速通关。我们主动对接疫苗出口企业,做好出口流程解读和全链条辅导,快速办理疫苗生产急需的关键设备通关,助力新冠疫苗产能扩建。”李魁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同时,各地海关主动对接新冠疫苗出口企业,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建立了全流程追溯平台,大幅压缩通关时长。目前,出口疫苗卫生检疫审批时长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小时,通关时长缩短在3个小时内。在保障新冠疫苗安全、快速通关的同时,海关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打击新冠疫苗非法出境。
我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在自身需求巨大、疫苗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的疫苗,支持各国抗击疫情,为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和使用、促进全球抗疫合作作出应有贡献,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